教改心得
贺晓兰
新闻专业的培养目的,说到底,是为各级各类信息传播部门和宣传部门培养合格适用的专门人才。从新闻专业搭建到大传播理念的建立,我国的新闻专业的培养体系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期,新闻专业的建立基于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之上,强调无产阶级新闻观的建立。课程设置上,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新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的比例相对较高。新闻业务方面的课程,注重新闻写作方法的教授和实践。由于当时整个新闻媒体流程分工不细,新闻专业对通才的培养比较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传媒业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媒体样态极大丰富,新闻传播的根本是信息传播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所有这些都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最终导致新闻专业培养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首先,基本培养思想有根本转换,提出了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院系专业调整普遍化,大部分院校新闻专业由过去的单一新闻专业划分为,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部分院校还出现了编导专业和广告专业。
其次,课程体系的设置出现了多层化的变革。由大学科基础知识+传播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课构成的课程体系设置成为普遍共识。
随后,在具体教学上,普遍提出了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同的院校,在同一专业上,都设置了相当多学分和课时内容的实践课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对传播媒体的介入,媒体的发展出现更为细分化的趋势,全才的培养思维显然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所以,作为新闻专业的教师,这是一个应该认真来思考应该怎样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应该跟学生一起共同发展哪些专业技能的时候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绝对不是新闻专业发展的最好的时候。传统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冲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致使传统媒体的扩张和发展步伐停滞不前,对媒体人才的需求渐趋下降。新兴媒体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在传统媒体思维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兴媒体的需求??从院校到具体教学教师目前都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转型方案。
一方面是我们培养的人才缺少需要的市场,一方面是有一个迫切需要人才的市场找不到相应的人才。
我们应该怎么办??单单加入相关的技术课程是不够的。虽然,技术课程对新兴媒体而言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理解新兴媒体的基础。所以,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要厘清新兴媒体的特点,和新兴媒体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我而言,所教授的两门课程《广播电视概论》和《电视新闻作品分析》是跟媒体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可以说是直接服务于现实媒体的课程,应该结合媒体发展现状和媒体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我的看法是:
在学科架构上,《广播电视概论》上承《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中外广电事业史》,下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电视采访》《电视纪录片分析》等课程。相当于从大传播学到大众传播学过度的一个桥梁,主要介绍广播电视的历史,独特的传播特点,节目类型和制作方法。《广播电视课程》目前为广播电视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理论上,该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从《传播学概论》和《新闻学概论》以及传播史方面的课程,对传播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该课程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广播电视这类电子媒体与其他媒体形式有什么不同,特点有哪些,鉴于学生已经有传播理论方面的基本认识,启发学生将传播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媒体的特点,从而能够在实践中充分结合个性特点发挥应有作用。
所以,此课程设计的时候,摒弃以往全课程时间进行理论讲述的方式,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学生实作/评讲的方法,将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上,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动手实践,创作作品。
至于《电视作品分析课》是广播电视专业理论全部基础课程的实际运用。通常意义上看,此类课程知识单纯的进行作品分析,让学生明白作品的优与劣,但是其实作品的好坏,只要有基本的常识都是可以说个一二三的,可是,好,好在哪里,不好,又是因为什么,就必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可以把习得的结论用在实践中。这门课,以往采用的方法,只是作品的分析和评点,但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对此门课的教学,实行课堂翻转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作品点评和学生对视频作品的分析为课堂主要内容,动员和鼓励学生将学科理论知识运用起来,投入到具体的作品创作和分析中。考试方法也从卷面考试改为作品实作,并从作品的实际效果出发评点作品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