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果

网站首页 >> 成果展示 >> 教师成果 >> 正文

教师成果

“融合教学”模式: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创新思考

2019-03-07 教师成果

“融合教学”模式: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创新思考

李璠玎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立足行业现实与教育现实。现阶段,蓬勃兴起的媒介融合现象,促使相应的专业课程面临改革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主干课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从观念、采访与写作三方面入手,建构“融合教学”模式,以期在植根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现状的同时,为业界输入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闻及写作人才。

[关键词]

媒介融合现象 挑战 “融合教学”模式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是一门紧密联系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现状,从采访写作的一般规律出发,立足于广播电视的媒介形态,对学生的采访与写作技能进行训练的课程。该门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凡开设此类专业的高校院系,无不对其极为重视。然而,伴随着媒体浪潮的滚滚向前,以媒介融合为主要特质的全媒体时代悄然到来,无论政府还是业界,均积极投身到这一新兴格局当中,而为其输送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也理应有所调整。

与此同时,2012年,教育部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当中,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修改为“广播电视学”。名称的变迁也意味着内涵的更新,一向被视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重要课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该如何应对这一改变?怎样在已成体系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成为各大高校相关院系及授课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媒介融合现象对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挑战

新世纪以来,在技术、市场及政策等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呈现出不断融合的态势,并生产出带有融合特质的“新新闻”。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Larry Pryor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七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1]从内容形态来看,“融合新闻是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图形及互动手段等组成的非线性的有机信息结构。‘非线性’和‘有机结构’是指融合新闻的叙事线索演变为多种形态信息组合所构成的逻辑关系。”[2]在媒介融合及其所催生的融合新闻的作用下,两类人才将受到青睐:“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3]

上述新闻实务与人才需求的变更,使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表现如下:

第一、单一媒体的新闻制作与传播理念需要被更新为融合新闻思维。观念的改变,是适应新形势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主要立足于广播与电视两大传媒阵营,新闻制作与传播所依附的介质与媒体相对单一,与当前的媒介融合趋势格格不入,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超越思维与观念上的桎梏,建立融合新闻观念。

第二、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使新闻传播依附的媒体平台范围增大,教师需要研究的领域增多,与之相应,讲授的内容也更为繁杂。无须赘言,负载于不同媒介之上的新闻,即使体裁一致,其采访写作也有着不小的差别。当前的媒介融合现象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现存媒体,要使学生能够采写融合新闻,首先就要让他们掌握各种媒介新闻的组成符号、采访方法与写作技能,这使授课教师面临着一个更为复杂的讲授内容体系。

第三、在媒介融合现象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讲授逻辑体系呈现出不适应的态势,需要有效更新。比较常见的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分成两大部分,再以新闻体裁为框架进行讲授;二是以新闻体裁为章节,在其中对广播、电视新闻进行区别。但媒介融合现象打破了上述教学体系,新媒体新闻的出现,使得讲授内容增多,融合新闻更是需要运用各种媒介的信息符号,同时还必须有一个“整合”的思维贯穿其中。怎样使教学体系既能够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又有着合理的逻辑结构,是一个必须应对的难题。

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改为“广播电视学”专业,“新闻”这一关键词被消泯的同时,也意味着写作课程的针对范围扩大,如果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到其它类型的写作训练,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也将担负起教授学生“泛新闻”写作的任务。综上所述,作为一门与实践操作、行业发展紧密相联的专业课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 在媒介融合现象下面临着无法规避的调整与更新,这同时也对授课教师及相关院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构一个科学、合理,并契合当前新闻现实与教育现实的教学模式。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建构

正如李希光教授所言,“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4]作为新闻学课程重要成员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与行业发展相吻合的新闻理念,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用有效考核的方式促进其学习,检验教学成果。因此,如图一所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融合教学”模式将从三方面入手进行结构搭建。

图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融合教学”模式

 

 

 

 

 

 

 

 

 

 

 

 

 

 


一、树立新新闻观念

新新闻观念的培育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传统新闻观念、新媒体新闻观念以及两者相结合生成的融合新闻观念。在这一部分的学习当中,学生将明确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走势,建立吻合当前形势的新闻思维,同时,在此基础上,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记者,自己必须具备的素质与技能。上述理念的植入,有助于学生认真积极的进行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在该学习阶段,还要致力于生成学生对专业的敏感与兴趣,要求他们大量阅读各种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作品,并思考特性区别。

二、采访技能训练

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在采访技能培训层面,需要区别对待的知识点与注意事项并不太多,故而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一般规律性的讲授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采访教学应强调新闻的信源变化这一重要现象,培养学生从网络、自媒体上寻求新闻线索的意识,并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所带来的新思路。另外,实践作业开始介入。

无论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还是新的“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作都必不可少。在采访培训中可纳入进阶式训练:先在教室内进行情景摸拟,同学之间相互采访;接着走出教室,进行校园采访;最后要求学生们去体验真正的社会采访。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撰写采访提纲,增强他们的应对能力,磨砺他们的胆量与心理素质,同时鼓励他们运用如手机之类的新媒体工具进行素材收集。

三、写作技能训练

该阶段是花费课时最多的部分。在教学中,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各种媒介的不同特征及其主要的新闻表述符号。目前,新闻文本主要运用三大表述符号:文字、声音与图像(包括视频影像、动画、图片、图示等),不同的媒介对其使用/组合方式各不相同,广播主要以单介质的声音进行传播,电视会综合运用三种符号,而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新闻,对三种符号的依赖程度虽各不相同,但图像与声音的制作与电视较为接近,区别主要在于文字层面。当学生对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属性有了相应的了解之后,即可进行新闻体裁写作的训练。鉴于新媒体新闻经常使用视频链接,因此,可将电视新闻作为原点,对其它媒介新闻进行辐射。比如在对消息体裁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掌握电视消息的写作方法,然后进行延伸对比:广播消息、报纸消息、网站新闻消息、微博消息与电视消息在写作层面有何不同?标题、导语、主体、结尾以及写作结构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写作教学需要大量实作训练,源于国外职业教育的“项目制”模式值得尝试,该种教学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单元,在其中整合各种知识并进行系统的训练。[5]依照这一思路,教师可摸拟四种媒介:电视、广播、网站/报纸(将报纸与网站合并的原因在于:新闻网站的新闻与报纸新闻在形态属性方面的重合非常多)与微博/微信,也即是四个项目。同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1――2个小组负责一种媒介的新闻编排。另外,结合当前的校园及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子项目的拟定,比如,在专题新闻教学阶段,若正值“十一”国庆,“国庆长假”就可成为一个子项目,学生需要以此为题材进行新闻采写,每个小组都必须至少推出对应前述四种媒介的四个专题新闻,然后交由负责小组进行编排。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不仅熟悉、掌握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的采写技巧,同时还逐渐加强了融合新闻的观念与技能――撰写网站与微博/微信新闻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视频、音频的链接以及各种新闻符号的融合,另外,还增加了团队合作意识。

除了上述必备的写作训练之外,各高校院系还可根据培养方案及课时安排设置另外两部分内容:前沿性质的融合新闻介绍与“泛新闻”写作。目前,我国的融合新闻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具备深度融合性质的新闻不久以后必将出现,因此,对学生进行该部分内容的介绍也相当必要。如果一些高校还没有条件及时根据专业名称的改革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可增加课时,进行“泛新闻”写作训练――涉及宣传策划、软文营销、品牌维护、危机公关等多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掌握除新闻之外的其它领域的写作技能,以更好的适应将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新闻传播行业的革旧鼎新,同时也使得与之对接的高等教育必须不断调整自身。正如有学者所言,“新媒体发展迅猛并且正在改变新闻业态,分门别类地培养新闻、广电等专业人才的传统教育模式值得探讨”,[6]但面对已成格局、较为成熟的新闻学课程体系,以及处于飞速发展的新闻业界,要进行全面改革难度颇大:一方面,教师队伍的培养与自身研究领域很难在短期内进行彻底的转变;另一方面,待到新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成熟之时,行业发展或许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因此,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不得不考虑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逐步更新,以渐进线的方式与业界进行呼应,这种革新发展状况也是由大学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因为“大学通常与其所处的社会保持某种模糊的关系,它们即是参与性的,也是远离性的;即是服务性的,也是批判性的;既需要社会支持,也是社会所需要的。”[7]对于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新闻院系重要且经典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是必须的,也是植根于教育现实土壤的。

 

 



[1]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01期。

[2] 马忠君:《2012年普利策新闻奖融合新闻作品解读》,《中国记者》201301

[3] 1

[4] 李希光:《采访写作课的新理念与新实践》,《新闻与写作》201202期。

[5] 雷璐荣:《行业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采写”课程的项目制改革》,《重庆高教研究》20133月第1卷第2期。

[6] 董天策:《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新闻与写作》201402期。

[7] 罗伯特·O·波达尔、菲利普·G·阿特巴赫、帕崔凯·J·甘波特:《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第2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上一条: 关于“媒介文化研究”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下一条:近三年担任课程的改革简况-贺晓兰

关闭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重庆市 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邮编:4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