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 顾瑛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目标,根据纲要精神,在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广电、新闻、广告、新媒体等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里,都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作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它要求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过硬文化素质。在目前主要以大班授课为主,各门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呢?那就需要教师对自己所受课程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当,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经过对“媒介文化研究”课程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成为媒介化生存时代的理性观察者和积极践行者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发展和极速扩张,尤其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崛起,当代社会逐渐成为一个被媒介文化裹挟的社会,我们置身于一个媒介化社会,媒介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我们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规则与习惯,在这个意义上,媒介形塑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打造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因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样态,包括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体面貌,媒介文化因此成为了当代文化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媒介文化研究”的兴起,带着探究媒介文化如何构建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任务,这门课程也应运而生。但在不同高校,课程名称不尽相同,除了“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文化专题”外,也有称为“传媒文化研究”、“媒介文化与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等等。虽然叫法不一,但都表现出对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各种文化形态保持探讨的兴趣,并试图用相关理论来理解和阐释各种媒介文化现象的热情。
这门课程或作为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或作为传媒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目前,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在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新媒体等本科专业等开设了“媒介文化研究”后续选修课程,课程历史还较短,通常开在大三下或大四上。作为传媒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这门课程应该属于研究型的层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养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研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理解和掌握媒介文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进而能用实证、诠释、批判等方法,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当下形成爆款、引起刷屏或者巨大争议的现象级媒介文化热点进行观察与研究。相比其他专业,传媒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培养较高的媒介素养,成为媒介化社会的理性观察者和积极践行者,非沉溺于媒介被媒介裹挟而是自觉运用媒介做有益于社会之事。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习得,而应该是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学会用媒介文化理论去理性观察和深入分析媒介文化现象,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知识储备来吸收和消化这种文化,能够形成独立的判断与思考,甚至成为能引领媒介文化正确发展方向的实用性传媒人才。
二、教学内容——梳理相关媒介文化理论,关注当下媒介文化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根据媒介文化研究的特点和成果,梳理出相关媒介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随时关注当下发生的各种现象级的媒介文化热点,精心提炼,整理出该课程的教学要点。
首先,区分媒介文化和大众文化。虽然它们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文化的形成与媒介及其技术发展高度相关甚至高度一致,但为什么在大众文化概念之外,又要提出媒介文化这个概念?这一定有其新的不能被涵盖的特质。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诞生,这些新媒介所参与生产的文化样态构成了当代社会大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和最重要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媒介不仅是传播大众文化,它直接形成了某种文化现实,显示出一些之前大众文化所不曾突出的新特征来,而且这些新特征往往又与媒介或新媒介的物理特征紧密相关。可见,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大众文化借助媒介文化拓展了它的生长空间,由于新媒介的支持,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参与性和交互性极强的文化样态,而大众也因为这种参与性和交互性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消费者的身份,更作为文化产品的积极生产者身份出现,因此,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大众在文化接受上的被动。此外,文化的各种形态——无论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高雅文化还是低俗文化、主流文化还是边缘亚文化,都获得了在大众媒介舞台上展示自身的机会,甚至这些原本对立的文化形态也逐渐相互交往、渗透甚至地位更换。同时媒介文化也借助大众文化充实了它的文本内容,离不开将大众文化作为文本分析的重要样本。在“媒介文化研究”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把关注重点放在因媒介尤其是新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文化样态上。
其次,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既要有大的媒介文化理论构架,又要有小的媒介文化现象切入点。媒介文化研究的资源非常丰富,对于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理论,需要理清主要理论的发展线索,使学生建立起关于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版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和媒介文化批判、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研究、结构主义的媒介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媒介文化观、数字媒体时代的后亚文化理论等,同时又要关注媒介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准确把握能完美阐释当今媒介文化现象的理论资源。此外,引导学生进行现实的媒介观察,一是以现象级的媒介文化产品的传播作为切入点,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前者的观察对象包括网络和电视综艺节目、剧集(电视剧和网剧)、电影、广告,后者的观察对象包括“二次元”文化现象(动漫、网游)、“X客”流行文化现象(影客、拍客、译客、声客)、粉丝文化现象(偶像粉圈、星座迷、英美日韩剧迷)、网络流行语汇与表情符号等等,通过对个案进行研究,逐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用媒介理论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第三,在具体的课程内容安排上,以媒介文化特征为纲,进行议题设置。
作为当代文化的主体部分,媒介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庞杂,目前国内的一些媒介文化专著或教材,内容体例的编排区别很大。武汉大学秦志希教授等编著的《媒介文化新视点》,是以他和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构成的,内容分为六章:传媒消费主义文化转向、大众传媒明星生产的制度安排与权力关系、大众传媒中的私密话语、体育传播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新时期的传媒抗战记忆、影视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认同。该书编排以研究专题出发,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北师大蒋原伦、王颖吉在《媒介文化十二讲》的基础上修订编写了《媒介文化十五讲》,该教材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从理论方面来探讨媒介文化的某些规律和特征,分为六讲,包括媒介文化研究的兴起、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媒介文化的全球化和同质化、大众媒介与现代神话、媒介文化引导消费、作为文化批评的媒介批评;下编是个案研究,分为九讲,包括奇观电影与景观社会、新媒体艺术与技术、闪客:新媒介技术文化、微媒介与微文化、网络聊天与电子语言、媒介秀文化、网络狂欢与“山寨”文化、大足球文化、媒介技术与流行音乐。该教材试图通过揭示媒介文化的形成机制来引导读者认识复杂的文化现象,显示了较为宽阔的学术视野,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但也存在整体内容较为泛化且内在逻辑性、系统性不够严密的弊端。中国传媒大学隋岩教授主编的《媒介文化与传播》,一方面将文化置于传播中,视文化为最生动的交流互动行为,另一方面将传播置于文化中,使传播行为具有更深刻的文化意义,该书将文化理论和传播理论进行了嫁接,从传者、媒介、信息、受众和效果五个维度切入诸多媒介文化案例,并挖掘这些表征的内在驱动,整体内容有较好的逻辑关联,但对媒介文化本身的一些重要特征却未全部涵盖。苏州大学陈龙教授所著的《媒介文化通论》,是目前比较适合作为教材的一部专著,全书分为十二章,包括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谱系、媒介文化的基本特征、媒介文化的生产、媒介生态与媒介制度、媒介文化中的权力结构、媒介文化与媒介的真实建构、媒介文化的奇观化、媒介文化的现代性、后现代性及其社会认同性、媒介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新媒介文化、当代媒介文化的社会性问题、青年亚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该书比较全面地涉及到媒介文化研究的诸多维度,以理论建构为主,缺少个案分析。本课程内容设置在该书基础上,选择重要章节,并借鉴其他一些专著和教材的优长,作为课程主要框架,再适当补充新案例。内容包括媒介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媒介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媒介文化生产的制度安排与权力关系、媒介文化引导消费、媒介文化的视觉化奇观、媒介文化传播对主体性的建构、新媒介与青年后亚文化。总之,为了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媒介批判能力和媒介素养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以现实问题为焦点,着力培育学生问题意识;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媒介文化修养。
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研讨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拓展课堂教学
“媒介文化研究”课程之前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呈现出较为粗放的特点。由于是合班课,授课时间集中,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辅以课堂上的适时提问和课下的作业完成。但像媒介文化研究这类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如果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做到课上课下联动学习,不把教学目标更具体化,落到实处,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该门课程更适合采用研讨性教学方法,应适当增加研讨课型作为传统课型的补充。研讨课包括研究和探讨两个步骤,所谓研究,就是教师精心设计该课程关注的中心问题,按章节将能够体现该讲内容精髓的知识点和讨论议题提炼出来,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思考,收集资料,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兴趣。所谓探讨,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甚至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以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进行点评和知识点的归纳。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讨论形式,除了让学生提前准备的主题讨论、小组陈述分享,也包括随机提问,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研讨式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议题,课堂上有效组织管理、善于启发思考、努力营造自由发言的民主氛围。所以研讨课的难度是远胜传统教学模式的,所收获的教学效果也必然更为显明。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和课堂讨论,不仅仅是收获了一个知识点和一个问题的结论,关键是在了解这个知识点和结论的过程中,增强了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也训练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书面语言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次,适当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展。一个学期的课程,让学生完成三次书面作业:一篇读书笔记、一篇小论文和一篇调查报告。为了深入了解经典的媒介文化理论著作,可以让学生至少读一本媒介文化理论原著,写读书笔记,既要有摘抄,也要有心得体会。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着用一种或几种媒介文化理论分析一个现象级的媒介文本(网综、电视节目、剧集、电影、广告),写一篇课程论文。为了做到随时关注身边的媒介文化现实,让学生选择一种当今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调查(比如“二次元”文化现象、粉丝文化现象、新部落、视觉系、网络流行语汇现象),写一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和小论文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报告以小组分工完成的方式进行。为了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可以占到50%甚至更高。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拓展课堂学习讨论的时空。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即使设计更多的研讨课,但考虑到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不可能做到人人发言,个个参与。这种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就非常重要,可以把封闭课堂变成开放式课堂,让讨论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同时,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作为学生的作业交流分享平台,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小论文、调查报告就不仅仅是提交给老师一人,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是让学生们在充分的交流分享中打开思路,互相借鉴学习,这无疑会使该门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