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营销与管理》是广电专业的基础大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说明了该门课程有着重要的地位。但这门课程是建立在管理学、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新兴交叉学科课程,具有复杂性、边缘性、综合性等特点,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还亟待改革。
一、困扰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几年的该门课程教学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让人困扰。
1、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
该门课程设置在大二开课,但由于学分限制,之前没有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或管理学方面的入门课程,有限的学时让教学内容受限,以致于在介绍一些与媒介营销或媒介管理相关的理论和现象时只能泛泛而谈,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晦涩难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部分学生惯性地认为只需学好采、写、编、评、摄等专业课程,而媒介营销与管理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对就业没有太大帮助。加之能为毕业大学生提供经营管理工作岗位的媒介少之又少,因此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抱着消极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于布置的作业也是草率完成,特别是分组作业中懒散地依靠他人,难以达到锻炼效果。
3、教材内容难以与时俱进
传媒行业日新月异,目前相关的最新教材也是三年前出版的,若完全依托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则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如何利用已有教材去选择一些前沿资料进行补充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难点。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1、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重点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教授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恰当的典型案例,既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丰富教学形式。将学生引入对案例的分析处理过程中,再加入课堂练习、分组讨论、小组报告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尝试让学生做到角色的转换,将学生置于摸拟的各类媒体从业人员(如编辑、记者、媒介市场营销人员、媒介职能主管等)位置,让学生从媒体从业人员的角色出发,以专业视角思考媒介营销与管理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主体,从而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课程所学的内容。
2、努力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多实践
学院已和校外一些主流媒体如中国影视数字制作基地、重庆广播电视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华网、重庆华龙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基地,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去进行媒体的考察、调研,如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重庆本土电台或者学校电台的受众分析调查报告;还可鼓励学生利用当前媒介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去创立并运作自媒体平台,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某一具体媒介的日常管理。
3、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多样化
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作为一门专业大类课,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据了百分之六十比例,还要注重平时的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堂笔记;考勤又分为定期考勤和随机抽查,缺勤次数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要严格取消该生的考试资格;平时作业包括调查报告,或对媒介营销与管理某一观点或现象的深入思考等;课堂表现可以细化为学生发言的次数与质量;课堂笔记也是考察听课认真与否的重要指标。总之,认真实施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必然会促进学生提高听课效果。
以上几点心得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或许还不够完善,要提高教学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创新改革。